央视致富经:混养青蛙蟾蜍,收入900万
他发现有人喜欢吃青蛙,可养殖青蛙的人却很少。多数货源都是从外地购买,而当地水草丰茂,很适合养殖青蛙。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。
2014年,他拿着以前赚的10万元钱,又从朋友那借来10万元,在老家流转了20亩地,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,买来160万尾黑斑蛙蝌蚪开始养殖。
20天后,最后一批幼蛙上岸,它们身上的绿色淡了下去,身子和腿已经变成了黑褐色。并且黑褐色青蛙的比例占到了60%以上。
分两批销售,他把绿色青蛙卖回湖南,把黑褐色的青蛙拿到当地的批发市场,一斤卖到了25元。他纯赚了5万元钱。
用最土的办法基本掌握了全国青蛙销售的大数据,能更精准地调控青蛙销售的方向,有效安排青蛙销售的时间。在当地始终走在同行的前面。
青蛙+蟾蜍,养出900万
2016年底,他又听说上海的青蛙市场行情不错,他马上奔赴上海进行市场考察。在上海的老街上,有一种传统特色小吃—熏拉丝。熏拉丝色泽金黄、肉质细嫩,是用蟾蜍熏制出来的,发现了新的商机。
市场上需要肉用蟾蜍,但上海当地养殖蟾蜍的人很少,产品都是从外地的养殖场购买的。他觉得蟾蜍的市场很稳定,上海、广东、浙江都喜欢。还可以入药,它的提取物是一味中药材,蟾酥、蟾衣都可以做中药材。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收购蟾衣,收购价格达到每公斤1.6万元到4万元。
2017年初,他在基地新建了100亩蟾蜍养殖池,又花了20万元,买来160万尾蟾蜍苗。
就这样,蟾蜍养好后,他将产品卖到了上海。
在养殖过程中,他还发现蟾蜍每年都会经历一个神奇的变化,蟾蜍会脱下蟾衣。蟾衣是一种中药材,晒干后一张能卖8-10多元钱。
想把蟾蜍的附加值发挥到极致,他把蟾蜍耳后腺的分泌物蟾酥提取出来,蟾酥也是一味中药材。1500斤的蟾蜍能提取3斤蟾酥,蟾酥出来是湿的,3斤的湿蟾酥只能晒成一斤干的。
如果达到标准,一斤就可以卖到两万五千元左右。一只蟾蜍一年能取3—4次蟾酥,取完还可以放回养殖池继续养。将蟾酥和蟾衣卖给了制药厂。
2018年,ta的蟾蜍销售额能达到400多万元,加上青蛙,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900多万元。
文章来源:央视:致富经信息
引用时有删节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